“理想”照进现实!“双碳”愿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有为哲学”

2022年3月29日 29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图片

图片

倒春寒没能扑灭行业的热情,3月25日—27日,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如期举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以及四部委领导齐聚一堂,理想、长安、比亚迪、小鹏、宁德时代、百度等企业高管深度参与,业界资深专家欧阳明高亲临现场。阵容庞大以外,几乎所有人都将发言引向了同一个主题——“双碳”。

“双碳”是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简称。自作出该承诺以来,“碳达峰、碳中和”成了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词,国务院也于去年10月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要明确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目标任务,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

作为碳排放大户,交通出行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早已被推至聚光灯下。作为链接产业与应用的重要一环,新能源汽车既具有供给侧的工业产品属性,也少不了公众需求侧的工具性价值,其生产和使用更将广泛影响未来5年-10年的交通碳排放水平。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基本前提下,新能源汽车企业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问题,自然也成了本届百人会论坛关注的重中之重。

“路线之争”与“路线无争”

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而言,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众多——纯电、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增程式电动……以参与本次论坛的理想、比亚迪、小鹏、长安为例,有车企已涉及了上述多个路线。

诚然,路线与路线间互有利弊,各有千秋,就像报纸永远比不上新媒体的迅捷快速,却多了厚实质感与优越的“慢阅读”体验,“路线之争”背后,所谓的优劣势也都存在自身的相对性,只要能闯出自己的路,便可谓“存在即合理”。

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想先生将他在论坛上的发言定义为“分享理想汽车关于增程电动车实践的验证”。“验证”二字相对于理想汽车取得的成绩而言或许存在自谦的成分,但却不可责之“不贴切”——2018年首款产品理想ONE发布之时,“城市用电、长途发电”的理念尚无人提及,将增程式电动车续航做到150公里以上,理想也是吃了细分领域内第一只螃蟹,其路线创新意义可见一斑。

图片

与创新同行的,是理想对整个行业的示范和辐射效应。李想坦言,增程电动车是国家发改委当时给出的新能源产业方向之一,但早期真正在这条路上进行尝试的企业非常之少。“烧汽油”的增程电动在旁人眼里似乎有些“隔靴搔痒”的意味,但真正理解了“理想出行模式”,才明白该理念的实用性。现在,借鉴于理想汽车的成功尝试,东风、华为也陆续推出了近似该理念的增程式电动车。

除此之外,由增程式电动车带来的产业市场也被加倍放大。在理想汽车等企业的坚持和带动下,增程器研发、生产相关企业在国内崛起,电池、电机、电控等产业也顺势得到增强,在即将发布的理想L9身上,高效率、高集成的增程电动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中央域控制器就已经实现了全自研。

图片

图片

翻过“路线之争”的第一页,“无争”成为了新的主题。不管是纯电动还是插电式混动亦或是增程式电动,指向的都是高效应用能源,合理降低排放的时代主题。多路线新能源发展的合力之下,“双碳”目标正在一步步地接近现实。

满足需求的才是被需要的

溯源几乎所有成功的商品,其核心价值就是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在李想看来,要让消费者愿意去购买新能源汽车,其产品也必须挠到消费者的痒处——“老百姓的需求其实特别简单,主要可以概括为能源获取的便利性、能源获取的成本及其环保性。”他说。

图片

很多人对新能源汽车的疑虑,主要聚焦在了其补能方式上——燃油车至多5分钟就能加满一箱油,新能源车则可能需要5—8小时。但加油站势必在若干条马路之外,充电桩却可以轻松安装到家,更何况,白天使用,夜晚充电,新能源汽车的补能似乎也不必成为“日常包袱”,更容易被视作顺手之举。至于理想ONE,仅需30分钟就能将电池由20%充至80%,必要时刻还能用油发电,补能焦虑更轻。

在能源获取的成本上,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更为突出。李想提前算了一笔账,在家充电不到1毛钱一公里,用公共设施充电2-4毛一公里,而对比燃油车,6-8毛一公里甚至更高也不鲜见。况且随着油价的不断上调,用油与用电之间的价格差距还将进一步拉大。

至于环保,毫无疑问是一个更关乎全体消费者健康的共同需求。理想ONE的行驶大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理想车主纯电行驶里程占比平均达到70%,纯电行驶时长占比超过了80%,相比同级别燃油车,理想ONE的碳排放可以降低约65%—76%,随着理想L9的交付,更有希望将城市碳排放降低90%以上。“你想让孩子一下车就闻到浓重的汽油味吗?选择新能源车就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当然,要笃定一个产品能大获成功,秘诀也不仅仅于此。

亨利·福特有句经典名言:如果我问消费者想要什么,他们应该会说要一匹更快的马。福特没有去找更快的马,转而生产了汽车。理想ONE的研发思路与之类似,譬如根据公众活动半径计算的188公里纯电续航、纯电四驱系统等等,由此,理想汽车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续航超过150公里的增程式电动车、全世界第一台四驱增程式电动车。

“在满足老百姓需求的基础上多想一步,产品自然也更受认可。”

于己有益更要于国有利

近年来,从《中国制造2025》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再到“十四五”规划,“新能源汽车”正不断成为国家战略中的高频词。所以,暂且不谈行业的“弯道超车”,在这短短的五个字中间,更不可小觑其留给国家的高速发展机会。

作为资深从业者,李想将目光首先投向了技术领域。汽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业产品,其串联起的庞大产业链,将给国家工业体系打入一剂“强心针”——从目前阶段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等电池企业渐次崛起,华为、蜂巢动力等电驱动企业广受市场欢迎,更多国内零部件厂商正在通过参与生产积累技术经验,向行业头部靠拢。“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波折,但可以说,这20年探索的付出完全值得。”

技术之外,新能源汽车也是能源应用的一次变革,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而言,其也有着突出意义。“无论是石油还是碳酸锂,中国在全球的储备占比和使用占比差了数倍,这是非常大的挑战。”李想说。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将使国家重视能源安全问题,更会推动全社会正视并做好能源保障工作,这对国家长期发展将有千秋之功。

回望“双碳”,这自然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题中之义,但要实现这一愿景,也绝非一蹴而就。李想提出,一方面,现有的中央式电力能源要从煤电向绿电转化,降低每单位电能的碳排放水平;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康的分布式能源体系,将化石燃料逐步转变成类似于氢的清洁燃料,从而实现整个能源体系的自主与可控。

“借助增程电动车简单的小规模实践,我们认为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唯有中央式能源与分布式能源长期并存,才能顺利实现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的目标。”李想说。(徐霖晨)

图片

图片

点分享

图片

点收藏

图片

点点赞

图片

点在看

图片
11260“理想”照进现实!“双碳”愿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有为哲学”

root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