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潮:新能源汽车“青春劫”

2022年3月27日 33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图片

图片

涨价,是近段时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热词。围绕这一波涨价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再次引发高度关注。在消费者担心新能源汽车售价会否继续上涨的同时,已经有业内人士对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能否保持增长表示担忧。


图片
车企纷纷发布涨价公告


综观目前市场上在售的主流车型,大多数都已经开始提价。在短短的1周内,就有近20家车企先后调整车型售价。涨价潮涌,正深刻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一直在引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特斯拉,1周内3次涨价,且单次涨幅高达2万元。一众造车新势力,如小鹏、威马、零跑等紧随其后,涨幅在2万~3万元不等。针对涨价原因,各家车企大多归结于成本上涨。

奇瑞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受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奇瑞新能源汽车将对小蚂蚁等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小鹏汽车在公告中提到,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将对在售车型的价格进行调整;上汽荣威新能源汽车把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归结为全球芯片短缺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岚图日前也宣布,将在3月31日进行调价;主攻中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且已经把成本管控做到极致的上汽通用五菱也按捺不住开始提价,2月7日,上汽通用五菱NanoEV全系车型售价提高3000元。

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想日前公开表示,已经和电池厂商确定了二季度涨价幅度的品牌,基本上会立刻宣布涨价。“还没有涨价的,大部分是涨价幅度还没有谈妥的,等待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李想如是说。事实上,还有少数车企尚未调整车型售价,但种种迹象表明,这种不调价或难以为继。随着原材料涨价,大多数车企不得不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成本上涨之外,推动本轮新能源汽车涨价潮的还有一大重要因素,即补贴退坡。按照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2022年补贴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以续驶里程在400公里以内的车型为例,今年的补贴将减少5400元。而目前市售的主流车型续驶里程均在400公里左右。

补贴退坡仍在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离真正的市场化还有一段距离。“虽然,补贴的力度在减弱,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市场化进程,但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过渡的阶段,补贴的影响仍无法忽略。”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务林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

“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李想把此轮成本上涨的原因归结为战争、政治和疫情等因素。“战争、政治、疫情让买车还能升值,美国二手车价格整体上涨了30%。”正如李想所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包括疫情的持续发酵也在深刻影响着原材料市场,进而带动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价格普涨。受俄乌冲突影响,乌克兰最先被动停减产的是靠近亚速海港的钢铁厂,接着在3月上旬更多的焦化厂和钢铁厂陆续被迫减产。这些企业的粗钢产量约占乌克兰总产量的60%。

同时,俄罗斯钢铁厂销售受阻也导致全球钢材供应短缺,迫于销售压力,俄罗斯谢韦尔钢厂计划今年暂停其5座高炉中最大的5号高炉240天。随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钢厂因能源成本增加被迫停产。这些都将传导至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影响车企生产成本。


图片
原材料涨价是根本推手

车企成本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上游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据了解,当前制造业的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不断扩大,不仅镍钴锂等动力电池的原材料成本在持续大幅上涨,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成本也在持续上涨。国内钢材的价格已经从2020年4月的31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6200元/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相关原材料的涨幅更甚。

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年12月21日以来,镍的报价由原来的不到15万元/吨,涨到3月20日的22万元/吨,最高点一度超过30万元/吨;钴的华东市场报价也从不到49万元/吨涨到56.6万元/吨;磷酸铁锂生产价由原来的不到10万元/吨一路上涨到超15万元/吨,涨幅接近60%。碳酸锂价格从一年半前的10万元/吨飙升到如今的50余万元/吨;六氟磷酸锂目前达到54.35万元/吨,相较于2021年初上涨5倍;电池级钴价格为56.85万元/吨,相较于2021年初涨幅近3倍。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与去年初相比,主流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平均价格上涨108.9%,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平均上涨182.5%,三元锂电池电解液平均价格上涨146.2%,磷酸铁锂电池电解液平均上涨190.2%。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表示,供需失衡,原材料产量增加的幅度跟不上新能源汽车增长的幅度;部分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我国材料行业缺乏国际定价权;部分原材料生产或涉及化学品管理,或能耗较高,政府审批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都是动力电池部分原材料大幅涨价的主要原因。

图片

图片
其他行业争抢锂资源

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影响,早在去年10月,比亚迪、国轩高科、辉鹏能源、孚能科技等动力电池企业相继传出产品价格调整的消息。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先后两次调整了供货价格。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资深首席专家黄永和表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物流通道受阻致使各项成本增加,到现阶段各方需求上涨带来锂电池资源紧俏,动力电池价格上涨趋势似乎无法避免,甚至有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新能源汽车对锂电池需求上涨的同时,农机、工程机械、船舶等行业出于电动化转型的需求也在争夺锂电资源。”黄永和表示,需求的不断上涨必然带来资源的紧缺,由此推动终端价格上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推动上游重要原材料价格呈现一定程度的涨幅,属于市场正常调节行为。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6.8万辆和33.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倍和1.8倍。各方普遍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持续增长必然带来动力电池需求的上涨,从而推动价格的上浮。从需求的角度判断,锂电池价格的上涨或将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图片
背离市场规律 存在资本炒作

不过,此轮引发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尤其是电池成本上涨的还有其他人为因素。陈士华表示,本轮原材料价格超常规上涨,背离了正常供需关系,属于非理性上涨。当前是炒作方为抢占锂产能扩张前的最后窗口期,存在囤积居奇、蓄意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俄乌冲突等因素引发部分重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在所难免。但陈士华认为,从长期发展来看,这看似政治因素引发的关联原材料价格波动,其实背后仍然是经济因素在驱动。同时,疫情以来各地经济恢复情况不同,可能部分地区的原材料供应受到一定影响。

陈士华表示,当前动力电池原材料市场中,可能有某些资本力量在推波助澜。炒作方也许认为,目前不少产业链上游在建项目产能还未充分发挥,这是他们借机“大捞一把”的重要窗口期。陈士华强调,这种借机炒高原材料价格的行为,是不应该出现的,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相悖,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破坏性影响。

实际上,尽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迅猛增长,对动力电池原材料的需求大增,但锂等原材料供应并没有传言中那么紧张。

从上游的重要原材料供需来看,目前我国65%左右的锂资源依赖进口,但我国也是锂产品加工的重要出口国,国内整体供需不存在大的缺口。更为关键的是,随着国内锂矿开发、盐湖提锂产能逐步放大,国内锂原材料生产企业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也在全球布局,未来锂等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完全可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黄永和称,目前锂电池原材料都是国际化采购,一些进口商看到需求旺盛,存在一定的加价行为。“锂、镍等有色金属已经市场化、国际化和金融化,汽车企业要有底线思维,自觉培养风险防控忧患意识,建立防范风险的应对预案,以尽可能规避被不法资本围猎。这也是本轮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带给中国汽车行业企业的深刻教训。”陈士华说。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斌则提出,可以适当采用国家采购的机制,利用国家大宗采购的方式平抑部分中间商囤积居奇人为带来的原材料提价。

中汽协方面也提出,要保障中长期动力电池原材料供应。建议加快上游在建项目产出,加大技术创新,统筹构建国家储备体系、国内大循环保障能力,提高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建议加快构建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工作,并强化动力电池溯源管理,规范电池回收渠道,加快梯次利用、回收利用各环节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攻关电池拆解、再生利用生产工艺技术,提高材料利用率,以回收端反哺生产端,降低关键材料供应压力。

此外,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大宗原材料市场宏观调控力度,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开发进度,帮助国内企业稳步开拓国外原材料供应渠道;重点打击联手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供应及价格稳定运行,对不法行为展开调查。

陈士华表示,哄抬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可能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产生影响。“哄抬原材料价格,叠加补贴退坡,对处于加速换挡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破坏性极大,影响新能源汽车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更影响当前正在构建的‘双循环’格局,与国家发展战略背道而驰。”

图片

图片
警惕涨价潮 阻挡行业好势头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市场发展壮大的初期,全产业链都处于成长期,消纳成本上涨的空间不大。数据显示,多数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还没有盈利,处于仅有边际贡献的阶段。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提出,我国新能源市场前期是由财政补贴培育而来,市场不接受新能源汽车价格明显高于同等级传统汽车,因此,新能源整车涨价空间极小。如果电池涨价幅度超过新能源整车企业可承受的程度,极有可能出现两年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下降的局面,颠覆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另外,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与材料生产企业也处于急速扩张期,严重依赖资本市场,如果由于消纳原材料涨价造成财务状况明显恶化,会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信心,阻断动力电池及材料生产企业发展的势头。

陈士华表示,在产业转型处于关键期的当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仅有少数企业能够盈利。虽然近两年产业发展较快,产品也得到了消费者的逐步认可,但新能源汽车产品前期开发投入大,就单个企业而言难以达到经济批量规模。当前电池材料市场过度投机炒作将极大地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也给补贴退坡后行业换挡前进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无论从汽车产业发展大局还是从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而言,借机炒高原材料价格,不利于近中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也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真实需求相悖。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近几年又不断面对新的严峻挑战。2020~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行业顶住疫情的冲击和芯片短缺的压力,肩负稳增长的重任。今年伊始,又面临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的压力。车企被迫纷纷发出上调价格的公告,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对全年稳增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这些外部压力对行业健康发展暂时会造成一定的困扰,但我相信,我们最终一定可以破除这些困扰。”陈士华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全行业倍加珍惜。过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现在,我们相信,通过各方努力,一定能解决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让动力电池价格回归理性,保供稳价和保链稳链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们要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难得的历史发展窗口期,顺应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势。

董扬表示,从世界范围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原材料生产能力建设速度跟不上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供需错配的情况在一段时间内难以完全改变,但这是长期困难,不是短期困难。因此,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产业链上下游,必须有共克时艰的思想准备,建立价格联动的机制。

文:王金玉 编辑:陈伟 版式:刘晓烨

图片
喜欢请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给小编加个鸡腿!
图片
10230涨价潮:新能源汽车“青春劫”

root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