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 就是这么简单!一文看懂其核心概念!

2021年7月17日 393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引子

上一篇讲了如何安装 K8s,并用 K8s 写了个hello,world来开了个头,这一次我们来了解下 K8s 的核心概念,K8s 的核心概念主要有:Pod、Node、Service 等,这些核心概念还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叫做:资源对象,他们是通过 K8s 提供的 Kubectl 工具或者是 API 调用进行工作的,然后保存在 ectd 里;

先来对 K8s 来个大体印象 K8s 的总体架构

一图胜千言:

图片
K8S 的总体架构

K8s 集群主要有两个节点组成,他们分别是:Master 和 Node。

前者运行着四个组件:etcd、API Server、Controller Manager、Scheduler,除了第一个,后面三个主要负责对集群中的资源进行管理和调度,他们构成了 K8s 的总控中心;

后者往往不止一个,每个 Node 运行着 Kubelet、Proxy、Docker Daemon,他们负责对管理本节点的 Pod 的生命周期和服务代理;

API Server 是资源对象的操作入口,而且就跟 main()函数是程序唯一执行入口一样,API Server 也是唯一的。

Conroller Manager 是集群内部的管理控制中心,主要用于 k8s 的故障排查和修复;

Service 是 K8s 集群中的调度器,负责 Pod 在集群节点中的调度分配;

Kubelet 负责当前 Node 节点的 Pod 的创建、监控、修改和删除等;

Proxy 负责 Service 代理,同时也是软件模式的负载均衡器;

说概念之前来点开胃菜 Container

说到 Container,我想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 Docker。实际上,k8s 中有 4 类容器:标准容器、sidecar 容器、init 容器、ephemeral 容器 4 种类型的 containers。

图片
k8s中的4种容器

容器不管怎么分类,Docker 都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前段时间,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 k8s 甩掉 docker 的文章大肆流行,但只要明白一点 k8s 知识,就会知道,在可见的将来,Kubernetes 都无法真正摆脱 Docker 的影响。

实际上 Docker 最具革命性的创新,是应用程序的封装方式,即容器镜像的格式定义。可以说,Docker 的核心价值是容器镜像。容器镜像是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这个观点至今仍然未变。Kubernetes 上跑的容器,离不开 Docker 镜像的使用。

图片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看出,Pod 算是一个容器组,因为一个 Pod 可以包含一个容器,也可以包含多个容器。

总的来说,每个运行的容器都是可重复的;包含依赖环境在内的标准,这意味着无论我们在哪里运行它,都会得到相同的行为。

容器将应用程序从底层的主机设施中解耦。这使得在不同的云或 OS 环境中部署更加容易。

就从你开始吧,Node 节点

Node 节点是相对于 Master 来说的工作主机,以前叫 Minion,现在叫 Node,它既可以是物理的,也就可以是虚拟的,每个 Node 上管理着 Pod 生命周期的 Kubelet 同时也被 Master 管理,在 Node 上面运行的服务进程主要有:Kubelet、Kube-proxy 和 docker daemon。

Node 的主要信息有:地址、运行状态、条件、系统容量等

Node 管理

有个看起来不太令人相信的事情是:Node 并不是由 K8s 创建的,Node 节点其实是由物理机、虚拟机或者是云服务商提供的资源,我们在 K8s 创建的其实是 Node 对象,创建完成在之后再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比如服务是否正常启动、是否可以创建 Pod 等,如果检查不通过则会被标记为不可用;

Node Controller

Node Controller 是管理 Node 对象的,主要负责集群范围内的 Node 信息同步和单个 Node 的生命周期的管理。

注册

每当 Kubelet 的--register-node的参数不更改,保持默认值(也就是 true),Kubelet 会向 apiserver 自动进行注册。

管理员的工作

Node 对象也可以进行手动创建和修改,其实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只需要把 Kubelet 的--register-node的参数设置为 false 就可以了。

最基本的操作单元 Pod

如果说函数是 java 程序的最大单元的话,那么 Pod 就是 K8s 的基本单元,它们包含一个或者是多个相关的容器,一个 Pod 可以视为容器化环境的应用层 Logical Host(逻辑宿主机);

之所以再封装一层是因为 Docker 容器之间的通信受到 Docker 网络机制的限制,我们都知道在 Docker 里一个容器必须经过 link 方式才能访问另一个容器的服务,如果容器少了还好,多了对于 link 来说是个繁重的负担,所以,为了提升效率,Pod 把多个容器都“封装”到一个虚拟的主机里,这样容器之间就可以通过 localhost 进行通信了。

这是一个 Pod 容器:

图片
Pod 容器

一个 Pod 中的应用容器共享同一组资源:PID 命名空间、网络命名空间、IPC 命名空间、UTS 命名空间、Volumes(共享存储)等等;

pod 的生命周期是通过 Replication Controller 来进行管理的。

图片
pod 的生命周期

如果 Pod 定义正确,就会被提交到 Node 节点,然后运行,最后所有的容器都结束了,分为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况。

随处可见的 Label

Label 定义了像 Pod、Service、Node 等对象的可识别属性,主要用于对他们进行管理和选择,Label 用的是键值对(Key/Value)的形式附加到这些对象上的,Label 既可以在创建对象的时候附加到对象上,也可以在对象创建之后通过 API 进行管理;

"labels":{
"key1":"value1",
"key2":"value2"
}

在为对象定义好 Label 之后,其他对象就可以使用 Label Selector 来定义其作用的对象;

Label Selector 有两种:一个是 Equality-based(基于等式)一个是 Set-based(基于集合)。

  1. Euqality-baesd 使用等式类的表达式来进行选择:
//选择所有包含Label中Key="name"且value="redis-slave"的对象
name=redis-slave;
//选择所有包含Label中key="env"且value不等于"production"的对象
env!=production:
  1. Set-based 使用集合操作:
//选择所有包含Label中Key="name"且value="redis-slave"或"redis-master"的对象
name in(redis-slave,redis-master):
//选择所有包含Label中Key="name"且value="php-frontend"的对象
name not in (php-frontend):

RC

ReplicationController 简称 RC。之前也说过 RC 用于定义 Pod 副本的数量,根据 RC 的定义,K8s 能够确保在任意时刻都能运行用于指定的 Pod 的 Replica(副本),如果多了系统就会停止一些,如果少了系统就会启动一些新的。

与手动创建的 Pod 不同,由 ReplicationController 创建的 Pod 在失败、被删除或被终止时会被自动替换。例如,在中断性维护(如内核升级)之后,你的 Pod 会在节点上重新创建。因此,即使你的应用程序只需要一个 Pod,你也应该使用 ReplicationController 创建 Pod。ReplicationController 类似于进程管理器,但是 ReplicationController 不是监控单个节点上的单个进程,而是监控跨多个节点的多个 Pod。

RC 确保在任何时候都有特定数量的 Pod 副本处于运行状态。换句话说,ReplicationController 确保一个 Pod 或一组同类的 Pod 总是可用的。

在第一篇《Kubernetes是啥?用它写个hello,world啊!》文章中,我们已经做过一个简单的ReplicationController.yaml文件了,后面还会有专门的篇幅去介绍 RC 配置文件中的细节知识。

ReplicaSet(副本集)

在传统的集群工作模式中为了保证高可用性,集群里的应用至少要部署两个以上,这样,万一一个挂了另外的应用还能继续工作,扩容和缩容的时候通常需要手动在 Nginx 上配置集群 IP 地址,过程比较繁琐,麻烦不说,更重要的是还很容易出错。那么,ReplicaSet 就是 K8s 里的集群,ReplicaSet 可以认为是一组 pod 组成的集群,ReplicaSet 是一种逻辑上的集群。

以后少不了打交道的 Deployment

它是 Kubernetes 中最常用的一个对象,为 ReplicaSet 和 Pod 的创建提供了一种声明式的定义方法,主要用于部署应用,Deployment 对象不仅可以创建 ReplicaSet 和 Pod,还可以滚动升级和回滚应用、平滑的扩容和缩容,还可以是  Deployment 的开关。

这个 Service 可不简单

每个 Pod 都会被分配一个唯一的 IP,唯一的 IP 就如同数据库里的主键,访问起来特别方便,不过缺点就是这个 IP 会随着 Pod 的销毁而消失,如果有 Pod 组成一个集群来提供服务又该如何访问?这就是 Service 的作用了;

一个 Service 可以视为是一组提供相同服务的 Pod 的对外访问接口,K8s 支持两种对外提供服务的 Service 的 type 的定义:

  1. NodePort

在定义 Service 时指定spec.type=NodePort并指定spec.ports.nodePort的值,系统就会在 K8s 集群中的每个 Node 上打开 一个主机上的真实端口号,这个端口号可以帮助访问 Node 的客户端访问到内部的 Service;

  1. LoadBalancer

如果云服务商支持外接负载均衡器,则可以通过spec.type=LoadBalancer定义 Service,并指定负载均衡器的 IP 地址。

图片
Pod、RC、Service 的关系

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Volume

Volume 是 Pod 中能够被多个容器访问的共享目录,Volume 就如同硬盘,容器的终止和重启不会其数据产生任何影响,Volume 有很多种类型。

K8S 支持很多类型的 volume 数据卷挂载,简单一点理解:数据卷 volume 是 Pod 内部的磁盘资源。

  1. EmptyDir

在 Pod 分配到 Node 时创建的,同一个 Pod 中所有的容器都可以读写 EmptyDir 中相同的文件,这个类型主要是存放一些临时数据;

  1. hostPath

在 Pod 上挂载宿主机上的文件或者目录,hostPath 通常用于需要永久保存的容器应用程序生成的日志文件以及范围 Docker 的文件系统;

  1. secret

K8s 提供了 Secret 资源供我们来保存、设置一些敏感信息,比如 API endpoint 地址,各种用户密码或 token 之类的信息。在没有使用 K8s 的时候,这些信息可能是通过配置文件或者环境变量在部署的时候设置的。

不过,Secret 其实并不安全,稍微用 kubectl 查看过 Secret 的人都知道,我们可以非常方便的看到 Secret 的原文,只要有相关的权限即可,尽管它的内容是 base64 编码的,这基本上等同于明文。

所以说,K8s 原生的 Secret 是非常简单的,不是特别适合在大型公司里直接使用,对 RBAC 的挑战也比较大,很多不该看到明文信息的人可能都能看到。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社区中已经有比较多的成熟方案来解决它。shyiko/kubesec、bitnami-labs/sealed-secrets、Vault by HashiCorp、mozilla/sops、Kubernetes External Secrets、Kamus 等。

命名空间

通过把系统内部的对象“分配”到不同的命名空间中形成了逻辑上分组的不同项目、小组或者是用户组;

Annotation

和 java 里的注解不同,这里的注解与 Label 一样也是通过键值对的形式来进行定义的,与 Label 不同的是,注解是用户可以任意定义的附加信息,方便外部工具查找的。

K8s 的域名访问 ingress

内部(或者说局域网)的资源之间访问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外部想要访问内部的资源怎么办?还不能把一些 IP 地址啥的隐私给暴露了,这就需要 ingress 来大展身手了,一个 ingress 可以配置用于提供外部可访问的服务 url、负载均衡流量、SSL 终端和提供虚拟主机名配置,ingress controller 就是具体干活的,ingress 不暴露任何端口或协议。将 HTTP 和 HTTPS 之外的服务公开到因特网通常使用类型是 NodePort 或 loadbalance 的 service。

总结

这就是 K8s 常见的一些核心知识,下一篇会把这些概念更进一步来介绍 K8s 的核心原理。

图片

17920k8s 就是这么简单!一文看懂其核心概念!

root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